2015-06-22(一)【國際志工再定義系列2講座紀實】榮登天下雜誌網站

新聞

作者:曾彥菁(作伙國際志工交流平台文字志工)  2015-06-22

     「海外志工在田野裡,遇到當地文化與普世價值或個人價值衝突時,該如何適應?」長年研究泰緬邊境族群,對異文化衝擊有豐富經驗的趙中麒博士建議志工必搭4艘船(Ship):關係(Relationship)、友誼(Friendship)、信任(Trustship)、夥伴(Partnership),他誠懇地說:「擔任志工不是為了光環,而是進行一場生命儀式。」

      青平台主籌成立的作伙國際志工交流平台策劃的《國際志工再定義》系列第二場講座,以「田野中的自我認同:海外服務中的衝突與適應」為主題,討論志工於服務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自我認同混淆,進而產生衝突或改變。由中國環保組織志願者林吉洋擔任主持人,台大社會學博士趙中麒為主講人,並邀請曾任不同國際組織志工的平台成員朱令儀、王慧思與洪翠苹分享經驗。

價值觀的分離、轉變、再重組

      趙中麒舉例,這就像人類學中的「Liminal Phase」,儀式中的人脫離了原來的身份,又未曾達至完成儀式後的新身份,是身份、角色、自我意識、對外關係都難以確定的尷尬時刻,也是一種象徵性的死亡與重生。

這樣的生命儀式,會經歷三個階段:分離、轉變與重組。

     分離(Separation):當志工前往海外服務前,必須與家人朋友分離,同時也脫離過去的生活、人際關係,準備開始不同的生活。

     轉變(Transition):當志工在田野發現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文化,甚至與自我價值觀衝突,他會混淆自我認同,是最痛苦的時刻。

     重組(Reintegration):志工適應與思索後,開始「部分重建」價值觀,但仍保有自己原有的價值觀。

     趙中麒舉例,面對「以手吃飯」和「原住民輪杯」文化時,志工可能會因為「現代化教育」中的公衛知識,認為不衛生或有傳染病風險而抗拒。或是前往擔任志工的地區,是較晚步入「現代化」過程的部落社會,聽他們的長者講古,提到他們以暴力行動驅逐進入領域的人,當他們講述時,仍可感覺到血液在沸騰。他們的做法或許和和平價值觀牴觸,但那是「那個時代」捍衛傳統領域的方式。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