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cp 講座:政治與美學的二重奏

活動

CAFÉ PHILO 講座是一個有別於官方、學院與商業的另類講座型態,內容著重經驗與分享,形式講求即興與氛圍,希望結合知識與行動,探索社會運動的新美學,發現改變的力量。講座內容一貫著重 1980、1990 台灣社運風起雲湧的年代,以向曾經為這塊土地付出過的人致意。

CAFÉ PHILO 講座今年共舉辦四十場,主軸是根據時事的變化而決定,今年主軸設定為政治與美學,主題集中在「藝術」、「政治」、「台灣美學」、「社會正義」,及彼此的交互關係;次主題是和財經大勢相關的「青年就業」與「歐債問題」,最後是每年固定壓軸的「內在探索」。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因素,講座每周二舉行,以建立文化慣例。

弱勢與邊緣是講座的終極關懷,旁及的議題則包羅萬象,然不出民主參與、人權維護、社會正義、文化創造、生態環保;今年講座特別針對去年重大社會文化事件進行反思,如「原住民與土地正義」、「藝術與政治」、「社運、政治與街頭文化」等,以進行事實與價值之間的辯難。

另外,秉持「思想國際,行動在地」的精神,講座也針對世界局勢對台灣的影響進行思辨,今年特別選定「大債時代」和「青年與就業」,以拓展青年的財經視野。除了關注現實,內在探索也同等重要,今年「內在探索」系列特別邀請三位在農業、靈修、藝術扮演先驅角色的「女農、女巫、女妖」,來想像女性的生命可能。

CAFÉ PHILO 講座的前身為「夜之巴別塔沙龍」,從 2010 年 7 月開始舉辦迄今,2010 年共舉辦 34 場,內容包含文學、哲學、政治、宗教、藝術與文化,社會議題則涵蓋動物權、移工、性別、同志、高學費、生態環保、國際人權等,還包括一場「牽阮的手」放映暨映後座談會。

2011 年夜之巴別塔沙龍增加了「思想之翼不負責任講座」和「Open 講座」,並跨出台北,至台中茉莉書店舉辦 12 場,北中總共辦了 95 場。講座分流的目的在於,讓對不同主題有興趣的人彼此匯流,以刺激跨界思考;其中夜之巴別塔是人文藝術類,思想之翼是哲學類,Open 講座則是社運類。

今年夜之巴別塔沙龍的名稱改為 CAFÉ PHILO 講座,主要是為了和另一個青平台每周五舉辦的哲學討論會:「CAFÉ PHILO 哲學星期五」統整。CAFÉ PHILO 是興起於 19 世紀法國的哲學咖啡館運動,哲學家到咖啡館討論哲學,從時事談到價值,以帶動市民思辨之風;夜之巴別塔雖是講座,目的也不在灌輸知識,而是刺激聽眾反思,並以行動改變社會。

文/青平台 - 何旻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