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星期五】一個環運憤青的歸農路─ 2012 / 10 /26(五)【@永樂座(台大店)】

新聞

在 2004 這年,在小孩即將上小學的時刻,賴青松決定給予他的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年,一個可以充滿回憶的童年,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找尋另一個歸屬,一個可以連結人與土地的歸屬。

【哲學星期五】一個環運憤青的歸農路─ 2012 / 10 /26(五)【@永樂座(台大店)】

「我以為我喜歡環境,可是我念的是環境工程系,只有工程,沒有環境;所以後來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環境保護社裡面,跟著人家上街頭抗議。」 ─-賴青松

 

2004 那年春天,剛剛在日本獲得環境法學碩士學位的賴青松,許下了他人生中最為特別的一個決定--回鄉種田。然而,當一個農夫,從來都不是賴青松在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選項;喜愛環境的他,在求學與就業的過程中,不斷地找尋著與環境相關的類別,但在幾經嘗試之後,卻都發現這不是他所想要的「環境」--一個失去「根」的環境,是永遠無法產生感動的!所以,在 2004 這年,在小孩即將上小學的時刻,賴青松決定給予他的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年,一個可以充滿回憶的童年,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找尋另一個歸屬,一個可以連結人與土地的歸屬。


即便如此,種田這項工作對於賴青松而言,並不是如此簡單便可以克服的。在 2001 那年,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與土地接觸的時刻;秉持著與環境友善的理念,他決定嘗試完全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自然栽培法,並在村人充滿懷疑的眼光下,開始了種田這條路。最初,因為天候不佳,再加上福壽螺的肆虐,一處處發育不良的稻秧,確實讓他沮喪不已,然而,也因為『不使用農藥』的堅持,讓他的這一片田裡,多了許多生命的加入;看著生命成長的感動,賴青松找回了心中那塊對「環境」的初衷。

 

而當他再度回到熟悉的土地時,除了持續秉持友善環境的農耕之路外,他還與朋友們共同發想出了「穀東俱樂部」的概念;這種早在一年前便得出資入穀,天災時還得共同分攤損失的委託種田制度,在短短幾年內便吸引許多人的注意與參與,也成為賴青松在回鄉歸農的這條路上,最大的助力。

「故鄉不是只有風景!故鄉,要能滋養萬物、餵養我們每天的生命;故鄉,是一個有我們孰悉的人、熟悉的聲音,可以每天噓寒問暖......」賴青松如是說。

 

懷著對故鄉的想像,賴青松選擇了宜蘭作為人生的故鄉,並在此建築著人與土地共生的環境。九年後的今天,就讓我們在哲學星期五的這個夜晚,一同聽聽賴青松的「環運憤青歸農路」,一同遙想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連結!

 

※ 一九七○年生的賴青松是現在所謂 U-Turn 族的代表,從小走社會標榜的價值路線,卻在即將面對中年時,厭倦城市,想擁有田園夢,回歸阿公那一代對土地的疼惜,陪著下一代,找回心中的夢田。 深具環保意識的賴青松,決定採用完全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自然栽培法,一個人照顧五甲大的地,種植出無污染香甜的稻米,也將日本共同購買經驗帶回台灣,成立穀東俱樂部,只要出資,大家就成為這片稻田的穀東,委託賴青松種植,就能天天吃到自己種的,最自然的稻米。(轉載自民視異言堂文稿)

【時間】 2012年 10 月 26日 (五) 19:30 – 21:30
【地點】 永樂座(台大店)
【地址】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14號2樓
【主持】 陳俊宏│珪藻起居森活負責人
【與談】 賴青松│有機生活、穀東俱樂部發起人
【主辦】 青平台

【策劃行政】廖健苡【海報設計】徐清恬【開場主持】廖品嵐【錄音】丁宇徵、張劭翰、黃昭華【摘要】陳廷豪【攝影】林鼎盛、梁家瑜、楊依陵、Tina 【逐字稿】蕭景文

延伸閱讀

青松的來時路
http://blog.roodo.com/sioong/archives/14268703.html

穀東聚的原始發想...
http://blog.roodo.com/sioong/archives/16127739.html

【哲學星期五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