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摘要】2014-06-04「綠色城市青年論壇第4場」哪裡是社區的家?中小學廢併校舍活化新想像
少子化的浪潮在不同的地方作用,改變不了中小學校園是社區核心的事實。臺灣最初對閒置空間活化的想像多以藝文空間使用為主,因應區域脈絡與歷史時空,我們是否可以多些對於社區的家的想像呢?
攝影:青平台志工
主題:哪裡是社區的家?中小學廢併校舍活化新想像
主講人:殷寶寧(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系主任)
論壇摘要:
‧少子化的浪潮在不同的地方作用,改變不了中小學校園是社區核心的事實。
台灣經驗
‧台灣最初對閒置空間活化的想像多以藝文空間(藝術村與咖啡店)使用為主。
‧因應區域脈絡與歷史時空,我們是否可以多些對於社區的家的想像呢?
‧改變想法,看見以往看不見的事物。
‧原本為問題導向的思考,重新看見問題的焦點。
‧如果學校與古蹟具備教育意義,教育行政單位的教育和文化資產保存單位的教育為何加上引號?
‧將土地視為有市場價值/格的「資產」。
‧面臨改建的四四南村(號稱台灣第一個眷村):最終居民遷出,古蹟審查委員會後登錄為歷史建築,現為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
‧建成小學校與建成國中:面臨廢校與護校的過程,曾作為台北市政府,現為當代藝術館。
‧剝皮寮:再利用應以教育措施建設與文化資產結合
‧老松國小(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人口高峰該校有1.1萬名學生,創下世界紀錄,其北側校舍於1999年指定為古蹟。
‧中小學為學區制,其設置與在地脈動緊密相連。
‧台灣學校教育與文化保存&教育政策與文化政策的關係
‧1970年代後,精美建築的軀殼沒有生命,開始尋求老建築活化保存方式,促成再利用的觀念,成為1980年代後重要思潮。
‧社會經濟產業結構改變,許多本屬於特殊產業類型,因社會鉅變而逐漸閒置荒廢,兩項因素共同構成再利用課題。
日本經驗
‧少子化與舊校舍活用概況:
許多日本學校將閒置教室改成午餐室,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可以一起用餐。
小學是世代之間交流的重要基地,若消失是個嚴重的問題,故日本極關切廢棄小學再利用的問題。
1992年到2001年,全日本共有2124所小學廢棄,大約七成是以校園建築的再利用為主。
廢校再利用的狀況裡,以社會教育設施、體育設施較多。
‧幾個切入的思考重點:主辦單位、誰出錢、誰營運(模式)、為了誰、為了什麼、監察院怎麼想、教育部怎麼想。
‧必須要作的功課
地域特性的分析
都會型—人口密集、土地昂貴、當成資源
非都市地區型—人口外流、資源稀少、資源匯集中心
原住民地區—人口外流、資源稀少
‧重新看到問題的起點
民眾的意願
史實性的保存、記憶與紀念
經濟效益
區域資源的串連
創意思維的展現
永續生態概念
文化主體性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