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民間團體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寶貴經驗
柯文哲選前所倡議的選戰主軸「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帶給選民全新思維。選後柯入主台北市政府,讓市民感覺有了不一樣的力量。其中「參與式預算」的推動可以說是「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最重要的一步。如何讓市民參與預算編列、審查和執行監督?如何讓市民對市政有感?民眾對於「參與式預算」的推動充滿期待!
關於「參與式預算」,除柯參選市長時「柯P新政」中政策影片說明了全民如何參與預算的提出和審查方法外,「柯P新政」的電子版市政白皮書也提到:「預算的編定與審議是政府施政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希望透過市民參與,達到除弊與興利的雙重目的。興利:未來台北市政府預算的編制過程,匡列一定比例或金額,開放公民團體或個人提案,經過專家評選及網路投票後,交給相關局處編列預算執行,發揮民間創意,推動符合民眾需要的計畫。除弊:市政府各機關編列預算過程,市長將會要求外部審議機制,讓專家及市民團體可以參與,並完全在網路上揭露,讓市民可以監督政府預算的編制,減少政府不必要的浪費。」
參與式預算如何推動?必須先掌握政府預、決算流程。通常預算開始前一年度行政部門即開始彙整各內部單位所提概算,經財主單位彙整並適度裁減後成為市政府預算案,送請議會審議,並經議會三讀通過後成為法定預算;而後行政機關執行該年度預算,並於預算年度結束後提出決算,經審計單位審議後成為審定決算。
台北市政府104年度預算經議會審議通過,並已開始執行。目前市政府能做的是如柯P新政所倡議的,鼓勵市民參與找出編列浮誇與可能浪費預算,市府可透過追加、減預算或動支預備金等方式,編列市民能參與決定的預算科目。參與式預算的經費動支,必須經由各社區居民的共同討論、提案、彙整與居民的民主審議程序後,共同決定向市府申請動支相關預算,執行於社區迫切需求的公共事務上。社區居民並一起追蹤並監督該預算的執行成果。
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與幾位財政領域及社會學者共同合作舉辦參與式預算系列論壇,後續並進行北投地區的試辦活動。主辦單位邀集熟悉參與式預算的學者專家,舉辦系列論壇與民眾及年輕學子分享概念及國外推動經驗。之後並招募青年組成審議團隊,針對主持、議事能力,及參與式預算相關知識進行培訓並實際演練。培訓演練後,青年學子更組成志工團隊,協助社區居民召開住民大會,針對社區事務進行討論、提出方案規劃。經過住民大會的舉辦,當地居民提出好幾項社區事務的預算需求,經由民主審議機制,社區居民最後投票共同決定主辦單位提供的實際經費,應該優先用於哪一項具體的社區公共事務。
民間團體所舉辦的北投區試辦活動,是台灣首次參與式預算推動的寶貴經驗,可供市政府未來推動參與式預算參考。透過參與式預算的推動,強化公民參與及公民監督功能,讓財政預算體制更公開透明。藉由各地公民的預算參與,強化社區意識,建立公民社會,讓民主持續深化,除了市政府推動外,也值得民間團體由下而上全面推動。
照片來源:PROHarsha K R
文章來源:民報<民間團體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寶貴經驗>
發表時間: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