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縣市長的百日維新

分類
財稅平台
Tags
地方政府
財政
債務
美河市
松菸
大巨蛋
雙子星

縣市長上任即將滿一百天,選民對市政期待頗深,對市政成績單無不拭目以待。不論是重新檢討規劃不當的公共建設,或是打擊鬼影幢幢的政商關係,絕對都是民眾關心的焦點所在。不良的公共建設,值得檢討,避免再犯錯。拚市政之餘,市長們也值得花時間思考,什麼才是公民真正的需要。建設之外,市政如何smart decline也是選項之一。

台北市指標案例首推大巨蛋、美河市、松菸文創、三創數位園區,以及雙子星開發案等幾項公共建設。北市府財政資源優渥,向來不缺開發財源,卻放棄自行興建,寧願選擇BOT、聯合開發方式與民間廠商合作。由民間廠商興建或負擔未來的經營,本來無可厚非,或許也能夠補強政府效率不足的問題。但或許是招商的條件過於優惠,或許是政商關係暗中作祟,這幾項公共建設早已嚴重偏離當初規劃設計主要目的,例如:以興建地下停車場為名義來蓋大商場;以文創之名實際上蓋起了大旅館、大賣場。甚至還傳出重大弊端,廠商民意代表更被檢調調查、收押、起訴,社會輿論嚴重質疑。

其次是政府開發主義思維作祟,過度依賴都市計畫變更、重劃與徵收土地模式,已經受到民眾強烈質疑。大埔案中苗栗縣政府以吸引廠商進駐為名義,辦理區段徵收,卻不顧地主反對,強徵民地,粗暴地動用公權力強制拆遷房屋,強勢徵收,造成民意極大反彈,並引發後續一連串公民團體抗爭與全國性聲援。類似的案例如彰化溪州「彰南產業園區」案例,政府不顧農民多年耕種良田,計劃徵收百餘公頃的農地,便定為產業園區,吸引橡膠、輪胎等產業進駐。當地居民卻擔心該產業製造廢水和空汙等問題,將帶來環境污染,嚴重影響當地農業發展。

第三類是首長普遍「有建設才有業績」的選票思維,不顧財政現實。儘管公共建設的效益評估並不確實,甚至財政困難自籌經費沒有著落的情況下,盲目投入效益不高的公共建設。以爭取中央補助為名義,棄財政紀律於不顧,實際上中央經費沒有著落之下,首長要的公共工程卻先動工,或是先蓋第一期再說。著名的案例如:臺中水湳經貿園區內高390公尺,總工程經費高達150億元的台灣塔,去年才編列的經費,馬上面臨追加預算。澎湖縣的「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開發計畫」,縣府編列5.5億元,計畫興建六十五公尺高的媽祖巨像,但據估計若要完成整個大倉園區開發案,得耗費近10億元經費。以澎湖縣一年自有稅課收入不到2.5億元的財政狀況而言,媽祖文化園區的興建,最後恐將無以為繼。

最後,苗栗縣政府因積欠工程款項而遭到抗議,領不到工程款的廠商更向監委陳情。縣府長、短期及自償性債務合計高達487億元,債務累積龐大,超過公共債務法舉債上限,不得再借新債,且應付未付款項更高達102億。面對財政調度困難,縣府只能優先支付債務付息、社福支出和人事費用。發不出工程款項,縣府代表只能向廠商鞠躬道歉,唯一的做法也只能尋求中央政府協助。

地方政府財政不佳,債務累積龐大的原因很多,但不適當的公共工程絕對是負債的原因之一。市政能否順利推動,財政絕對是關鍵。維持好的財政狀況,有如維持健康的血液循環系統。過度耗損財政資源,就好像糟蹋身體造成高血壓慢性病一樣。縣市長們應好好思考公共建設如何與財政永續一起平衡發展。

照片來源:睿 薛

文章來源:民報<縣市長的百日維新>
發表時間: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