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民報 --加入TPP平衡經濟傾中

分類
產經平台
Tags
TPP
經濟模式
創新驅動
兩岸競爭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日前在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演說時提到「中國崛起並成為世界工廠,讓台灣效率驅動的經濟成長模式受到衝擊,進而導致日形嚴重的貧富差距、工作機會外移及薪資成長停滯。」直指台灣經濟停滯失去成長動能的核心問題所在。對於未來經濟發展主要政策,蔡英文則提出「以創新為基礎的經濟」。

台灣一向依賴國際貿易,以出口成長為經濟動能。以往從事產品代工,憑藉低勞動成本優勢,將產品出口歐、美等主要消費市場,賺取微薄利潤。雖然此一經濟模式亦曾創造經濟奇蹟,但隨全球經濟整合,生產分工零細,加以中國狹其勞動市場更佳低廉的優勢,吸引台灣產業外移設廠。投資中國取代投資台灣的結果,造成國內產業研發不足,產業升級轉型困難,投資更佳萎縮,工作機會減少,薪資成長停滯甚至衰退。

隨著國際景氣榮枯,我國經濟成長時快,時緩,但受薪階級普遍感受到卻是經濟前景不佳。加上美、歐、日、中等主要經濟體接連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熱錢堆疊之下,房地產與其他投機市場形成假性繁榮,靠著房地產炒作,以錢快速滾錢累積資產,遠比勞動市場或是實際生產性投資要容易賺錢,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經濟分配受到極大質疑。

要解決經濟前景不佳的現狀,必須發展讓成長動能來自於創新驅動的新模式。導正過去降低成本(cost down)思維之下的「效率驅動」形式,改弦易轍轉換為「創新驅動」,才能開創新藍海模式,重新創造台灣經濟的競爭力。而這個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有賴吸引外人對台投資,特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歐、美先進製造,來台灣投資所帶動的外溢效果,能讓本土產業獲得創新能量。

台灣也應主動積極與世界各國簽署區域經濟整合協議,特別是美、日兩國所積極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台灣更應頃全力加入。以開放市場的策略吸引外國投資,讓投資來帶動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並以開放產業競爭的方式帶動國內產業的全面現代化發展。

唯有台灣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特別是加入TPP,才能深化與美、日等先進國家的經濟合作關係,讓產業整合,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確保台灣的經濟自主性。馬政府與北京簽署ECFA協議,將台灣經濟和中國經濟全面連結,造成過度傾中的經濟失衡。

台灣與中國的產業整合關係,已由過去台灣出口中間材為主的互補性關係,逐漸走向雙方出口產品互相競爭的替代關係。若能藉由加入TPP此一高規格的區域經濟整合協議,不但能帶動產業結構調整,也有利於國內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吸引白領、高階、專業國際人才,帶給台灣新的技術與新的管理思維。台灣更能在環境保護、勞工權益保障等制度上,快速縮短與先進國家落差,TPP將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再平衡策略。

照片來源:kees torn

文章來源:民報<加入TPP平衡經濟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