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的迷思

分類
產經平台

三組總統候選人的辯論終於登場,民生相關的經濟問題不意外的也是重點之一。辯論當中宋楚瑜提出超韓趕星,GDP年成長率要比南韓高1.5%;朱立倫則主張四年內基本工資要提高到三萬元,而稍早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對於財稅改革的回覆,是等景氣復甦再來改革,顯然經濟成長是政治人物與一般小民重視的議題。

自從Adam Smith發表《國富論》以來,追求經濟成長似乎成為每個政府最重要的目標,通常也是吹噓政績的依據。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經濟高度成長的背後,存在著嚴重的貧富不均、社會不公不義的問題,於是有人開始質疑資本主義,甚至私有財產存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但是歷經近兩百年,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其他選項;而且支持資本主義模式的人也搬出歷史論述,指出現代的勞工過得比從前的農奴好多了;加上在先進民主國家的勞工都享有投票權及結社的自由,遠比在工業革命以前的農奴幸福多了。

經濟成長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自由主義大師John Stuart Mill覺得經濟成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經濟成長是為了社會的改革與進步奠定必需的物質基礎,譬如消除貧窮,因為很多疾病和社會問題是由貧窮引起的。所以一個國家社會因為高度的經濟成長,擺脫貧窮之後,就不應該將經濟成長當作第一目標,而是將重點放在社會改革,特別是貧富不均惡化的問題。

現在的挑戰比工業革命的時代還要嚴峻,因為兩百年前沒有全球暖化、環保、核廢料等問題。最近國際媒體報導美國西部和澳洲森林大火,美國中西部、南美洲和英國北部淹大水,美國南部好幾起龍捲風肆虐,東南亞泰國首都曼谷正在下沉;而台灣的空污問題,PM2.5最近亦引發台灣人高度關切。

幾個星期前,世界各國領袖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全球氣候高峰會議,決議設定目標為溫度增加在攝氏1.5度以內,當時就有人提出經濟零成長來節能減碳。不過馬上有人在《紐約時報》投書,反駁這類主張,認為經濟零成長對社會只會帶來更多動盪,因為若是可以分配的餅沒有變大,很多爭議反而無法擺平。兩種說法都留有辯證的空間,雙方的結論並非必然,僅是可能的結果之一。

再者,印度總理莫迪當場打臉美國總統歐巴馬,揚言印度決不放棄石化產業,並指控西方已開發國家在工業化過程排出的碳才是全球暖化的元凶,憑什麼現在要求新興市場減碳?

GDP如何衡量?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模式,如果也算入台灣的GDP,如果連炒房地產增加的財富也算入台灣的GDP,合理嗎?執政黨為了吹噓自己的政績,採用不同的算法來提升GDP一點也不意外。但是社會問題有解決嗎?人民有過得比較幸福快樂嗎?

德國電費是台灣的三倍,這表示台灣的產業受到政府各種形式的補助,加上員工拚命爆肝加班,才勉強可以在國際競爭。為何別國的電費比我們的貴,卻比我國更有競爭力?我國的競爭力到底在哪裡?

對個人而言,拚命賺錢卻犧牲健康與生活品質,有沒有其他選擇?對國家社會而言,為了盲目的經濟成長而犧牲環境和國民健康,造成貧富差距擴大,讓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甚至為了降低產業用電的價格來補貼出口,繼續任由高耗能及高碳的產業存在,必須冒著核災及無法處理核廢料的風險,值得嗎?

照片來源:David Reid

文章來源:民報 經濟成長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