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哲青頭殼】別讓「你家是什麼湯匙?!」成為校園招呼

分類
教育平台

在台灣,我們常常用「含著金湯匙出生」來形容出身在富貴人家的孩子,家庭的豐沛財富讓他們一出生就享受著沒有經濟壓力、無後顧之憂的人生,還可以不斷地栽培他們才藝、學業,增加他們的社會競爭力,但韓國大學生們在最近卻開始自謔的把含著什麼湯匙出生當作韓國社會的階級,凸顯出韓國年輕人對於社會分配以及階級流動的不滿。

湯匙等級決定一生的韓國學子

所謂的「湯匙階級論」,是根據父母的資產與收入作為區分,從最富有的金湯匙到最貧窮的泥湯匙大致分成四類,但部分大學生四個等級不足以形容階級差異,另外補述了鑽石湯匙、塑膠湯匙,甚至做起了土湯匙符合度調查表,但韓國大學生的湯匙階級論,所講述的不只是貧富不均的問題而是階級傳遞、貧困世襲的加速。

 

韓國大學生的湯匙階級表

等級

條件

鑽石湯匙

財閥資後,資產難以估計

金湯匙

資產20億韓元或年收2億韓元以上

銀湯匙

資產10億韓元或年收8千萬韓元以上

銅湯匙

資產5億韓元或年收5千5百萬韓元以上

土湯匙

資產5000萬或年收2000萬韓元以下

塑膠湯匙

土湯匙條件更差的狀況

資料來源:韓國統一日報、日刊cyzo

畢業即失業,入學即負債

根據韓國大學教育研究所受國會委託調查,韓國一個大學生若將考試前的報名、交通費、求學期間的學費及生活費到求職期間的各項面試技巧、技能補習費納入計算,從入學到畢業前近五年金額大約8510萬韓元(約250萬新台幣),與日本私立大學文科外宿生的金額接近,是台灣台北租屋私立大學生四年開銷的2倍多。

對於多數韓國家庭與大學生而言,付出了沉重的高等教育成本卻不能得到就職機會與條件的保證。根據韓國1966年開始的高等教育畢業生就職率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韓國66.7萬名的畢業生,就職率僅達56.2%,比起1998年金融風暴爆發後一年的58.3%更低,即使是頂尖學府首爾大學的畢業生就職率也只達到六七成。在韓國有近半數的高等教育學生畢業即失業,學生因為無法進入具規模的大、中型企業正式員工而必須延長求職時間或不斷進修,更增加許多家庭的負擔。

國家失能下的社會悲鳴

超高競爭的高等教育與職場銜接關係,讓韓國年輕人對於未來發展出現了不同的態度,多數的年輕人選擇修輔系、外語文補習等方式,迎合三星電子、LG、現代汽車等高薪財閥企業的理工與語文需求,希望搶得一席機會,但許多年輕人對於韓國整體社會與未來的不安,選擇逃離、退出韓國的勞動市場。根據OECD調查,韓國大學畢業生每4名中就有1名尼特族(不進修、不上班、不職訓,NEET),在調查會員國中排名第三(24.4%),僅次於希臘與土耳其,是OECD平均(12.9%)的兩倍。面對這樣的現象,韓國的網友們還補刀的說,另外三個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

湯匙階級論是韓國年輕學子們努力的擠身大學之後卻仍無法改變自己的未來人生的圖像的悲鳴,也是對於政府、企業等社會結構僵固的自謔,同時也是年輕學子們對於韓國政府在高等教育發展、國家資源配置角色上的失職所發出的求救或是警告訊號。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

雖然台灣近年在高等教育成本的控制與國家資源的挹注下,現階段的高等教育現況與社會階級結構的不公、不義現象沒有像韓國一般嚴重,但這些年大學生畢業起薪低落、就業困難、學用落差、人才外流等現象的原因爭論不休,高等教育的多元入學制度改革被批評為多元(錢)入學,弱勢族群學生擠不進台清交等國立名校的窄門反而讓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情況更加嚴重,台灣年輕人從高等教育的入學壓力到畢業後進入社會、職場的終身職涯發展所面對的困境,恐與韓國年輕人相差無多。

台灣有學者用「崩世代」形容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下承受社會環境變遷壓力的年輕世代,而韓國的年輕世代自2010年以來從「三放世代」(放棄戀愛、婚姻與生子)晉升到了「七放世代」(三放,還放棄了自己的房子、人間關係、夢想與就業),這些社會結構與勞動環境問題,都需要政府發揮作用,透過法規制度的再造、財政資源的重分配,讓整體社會保障制度、高等教育發展的改革以及經濟產業運作模式翻轉。

新政府的準備工作應該啟動

當公民教育告訴高中學子們,流動而開放的社會必須降低家庭出身對於一個人的地位取得成就的影響力時,韓國的湯匙階級論正好為台灣的未來高等教育政策規劃點出了一些省思方向。

第一、高等教育與青年之關係。當大學不再是窄門、文憑不再是保證,青年被引導或自主進到高等教育體系的目的、從中所獲得的教育內容與品質,都需要從新思考與調整高等教育在台灣人力資本培育上應做到的功能。

第二、高等教育與家庭之關係。面對台灣公私立高教入學門檻造成擴大所得重分配的現象,應回歸高等教育在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基礎目標下,檢討修正入學制度與管道、高教資源配置,擴大高等教育在社會保障、社會投資的功能。

第三、高等教育與產業之關係。從產業分類來看,教育本來就是一個服務業,但高等教育提供服務的對象,是學生為主?還是企業為主?從國際間的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來看,為社會各式各樣的產業培養各種可創造出有形、無形產值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解決產學落差的產業與就業的問題,究竟是要以現行產業這個勞動市場買方需求,還是接納教育市場買方的需求,調整產業資源配置培育未來學子們想進入的產業,也是政府在高等教育藍圖規劃外,應該要做的產業政策檢討功課。

期望新政府的高等教育發展推動政策,別再讓出身家庭的湯匙決定年輕世代的未來。

慕哲青頭殼:別讓「你家是什麼湯匙?!」成為校園招呼

照片來源:Milan Nykod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