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與經濟民主
新總統就職,我國民主政治正式邁入第三次政黨輪替。但最近爆發的光洋科(光洋應用科技材料公司)不實財報事件,卻顯示對廣大投資人而言,要實現經濟民主,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光洋科公司不僅是董事會、財會部門、內控、內稽制度等內部機制失能,連財務報表的會計簽證、金融監理都出現外部機制失靈的狀況。解決之道,除了要求公司治理的落實外,完善市場競爭制度也很重要,可讓公司派致力於經營,並戰戰兢兢爭取經營權,否則將面臨併購挑戰。有遭到政權輪替的風險,才能讓公司經營更上軌道,才能保障投資者與利害關係人。
光洋應用科技材料公司繼發生員工盜賣450公斤黃金、損失超過5億元的事件後,又發生董事長、財會主管等高階經理人製作不實財報事件,使往來廠商、債權人、股票投資人等利害關係人蒙受損失。該事件顯示原本應該監督公司管理階層,並提供經營建議的獨立董事、監察人與董事會功能出現失能的狀況,顯見公司治理與內控、內稽制度出現嚴重問題。
而簽證會計師是否善盡職責,提早發現黃金存貨遭盜賣,與虧損未能在財務報表上詳實揭露等,也引起外界對於公司治理的質疑。法規體系是否能有效規範公司經理人的行為?是否有適當的會計準則能準確勾稽公司管理階層的非常規交易?證期局、證交所、櫃買中心等金融監理單位是否落實對公開發行公司,特別是上市、上櫃公司能有效監理?提供公司資金融通的金融機構是否確實要求公司提供財務報告、稅務報表,並正確解讀公司財務資訊?這些原本對於公司經營行為有相當約束力的公司治理外部機制,應該檢討是否也出現失靈情況。只有藉由這些案例,重新檢討公司治理機制,讓外界投資人能適時適切瞭解公司真實財務狀況,才能有效抑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為了落實對投資人的保護,檢討公司治理的內部、外部機制有其必要。另外,如何建立市場競爭機制,淘汰不適任的經營團隊,也是必須思考的政策方向。在完善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管理階層才有誘因落實公司治理,並努力提高公司經營績效,增加公司及股東價值,否則會有被清算、破產、或者被併購的危機發生。
日月光對矽品發動敵意併購之後,經營者更努力要以經營成效並落實公司治理來贏得小股東支持,正是體現自由經濟下市場競爭的良性互動。公司派必須戰戰兢兢努力經營,才能持續在下一次的股東會改選董事時,爭取贏得經營權,反之將出現經營權輪替的下場。公司控制權的競爭機制,是市場運作之下對於公司營運監督的重要制度,能彌補外部監理制度的不足。甚至要讓經營權的競爭來自於國內企業,也可能來自於國外企業,才能讓公司治理與上市櫃公司的監理能更與國際標準接軌。唯有建立保障市場公平競爭與購併的完善制度,才能使競爭市場機制能夠發揮,達到強化公司治理的作用。
定期改選的民主制度,讓政黨有公平競爭的機會;不得民心的政權下台,政黨輪替成為民主政治的常態。就經濟民主的面向而言,也應積極落實公司治理,強化對上市櫃與公開發行公司的監理制度,同時也要積極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唯有讓經營者面對競爭,有做不好就必須下台的壓力,才能讓擁有控制性股權的公司派,努力於公司經營,才能避免發生經營專擅,甚至產生弊端的結果。
照片來源:Chien Hung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