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不能只是空頭支票

分類
勞動平台

國民黨立委召開記者會並提出法案,希望將基本工資訂為每月兩萬六千元,五年調高至三萬元。這個作法是否真的能為勞工加薪?還是空頭支票?加薪幅度做的到嗎?政客的加薪政策到底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受薪階級都看在眼裡!

檢討去年朱立倫主導通過的「加薪四法」是否真能為勞工加薪,就可以知道政策是否有效!去年五一勞動節當天,立法院通過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五條之一修正案,要求公司章程明文規定年度獲利的一定比率或是一定金額要用來分派員工酬勞。如今股東會旺季到來,各大公司也因應公司法修正提出各自公司章程的修改,訂出員工酬勞分派比例。但這個作法卻無法真正有效為員工加薪。

以去年稅後盈餘高達六百五十多億的富邦金控為例,提列一千萬元為員工酬勞,約為獲利的萬分之1.53,數萬名員工實際上僅僅分到區區幾百塊錢。相對於十來位董事分七千四百萬元的董事分紅更有如九牛一毛。這還是高獲利情況下,員工一年才一次的分紅!公司修改章程再提高員工分紅比例,是否排擠股東股利?能否獲得股東會支持?修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明訂員工酬勞比例的做法,結果只是流於形式,實際上無法真正為勞工加薪。

中華開發日前股東會上,財報揭露董事報酬優渥,總經理年薪上億元,三十六位副總領取超過五億元紅利,平均年薪高達一千五百萬元。相對而言,旗下銀行要求員工加薪百分之五,雖然啟動勞資會議與團體協約協商,但資方不接受勞方訴求,工會只能發動抗議,卻無可奈何。

相對於基層員工微薄薪資,董監酬勞有如天價。盈餘的分紅制度,更獨厚高階經理人,養出了大肥貓,卻吝嗇於讓員工加薪!董事長、高階經理人的加薪幅度,遠高於基層員工,甚至還高於公司獲利成長。市場競爭邏輯,民營公司都以確保薪資能跟同業相比有競爭力,留住人才為名義,希望藉由業績分紅來激勵士氣,維持公司對高階經理人的吸引力。

這個加薪留住員工的作法,也應該要落實於基層員工,才會有認同與參與的熱誠。而且反應業績的分紅獎勵固然重要,健全內控、內稽制度也應該適度在薪酬上予以獎勵,才是公司經營穩健的重要關鍵,也才能建立落實公司治理的誘因機制。

全球金融海嘯後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強烈控訴百分之一的肥貓領取高薪。最後建立薪酬委員會,由獨立董事審視經理人報酬是否合理,並藉此讓經理人與基層員工之間,能更公平的分配公司紅利。未來也應讓薪酬委員會擴大職權審視基層員工薪資福利水準是否合理。

金控公司高階經理人報酬優渥,卻吝於讓基層員工加薪;政客修公司法要求公司以年度獲利之一定比率分派員工酬勞,但流於形式,實際上毫無實益。這些事例再再顯示要實現經濟民主,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宣示要為年輕人改善低薪的困境,選前政見也主張訂定「最低工資法」穩定明確的調整最低工資,保障最低生活水準,撐住勞工及其家庭的經濟生活。勞動部長郭芳煜一上任宣布法定工時縮短,將基本工資調漲為時薪一二六元。這些政策宣示受到好評!未來就看新政府如何落實政策以回應民眾期待。

照片來源:Roger Ev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