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榮專欄】高教不是為了服務全球產業鏈
台灣的大學若選擇依附先進國家的科研創新脈絡,很容易流於附庸。若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只是為了滿足以先進國家為首的全球供應鏈需求,難道不是有限資源的浪費?
邱俊榮
由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不分黨派全體委員發起、青平台基金會籌辦的「高等教育改革論壇」,在歷經兩個月的六場分區論壇後,在九月二十五日於立法院完成全國論壇。然而,事關長期人才養成的高教課題,在新聞及政府政策的關注度上似乎都不及年金改革、勞資爭議或觀光業衝擊。這或許也凸顯了求速效、重短期的人民與政府性格。
此次高教論壇採用審議式民主的方式進行,由公民透過討論商議,提出對高等教育願景、定位、發展方向與資源分配的看法。這種由下而上的共識形成,會不會有別於過去由菁英主導式的高教政策,當然值得關注。
由公民形成的意見中,較關切高教公共化、資源分配不均、教學與學習品質、能否學以致用,倒是對於高教的科研創新角色、能否躋身全球百大等議題甚少關注。這與過去某種菁英主導式的高教政策顯有差異,值得政府重視。當然,注重創新、引領國家發展、培育所需人才是大學的天職,但如何適切達成目標,避免耗費可貴資源卻流於論文比拚的排名競賽,的確需要更多省思。
就大學的科研創新角色而言,教育部不應僅有發展世界一流大學的迷思。人類的科研創新主要來自於對解決生活與生存發展的需求,因而每一個國家面對外在條件的差異,正是科研創新能量與利基的來源。
以色列面對乾旱環境所發展出來的獨到「滴灌式農業」正是顯例──透過克服上天賦予的環境壓力來解決生活與生存問題,才是科研創新的價值來源。我們可選擇依附先進國家的科研創新脈絡,但很容易像經濟一樣地流於成為先進國家的附庸,一來成效有限,二來無法解決本身發展面臨的問題。
就大學培養人才的角色來說,在「學以致用」的崇高前提下,為產業服務成為過去高等教育的明顯徵象。但台灣鑲嵌於全球供應鏈的產業發展模式是否具有永續性?此刻正受到嚴厲挑戰、亟待突破。因此,一味以滿足產業需要為經營模式的高等教育也到了必須檢視、改革的關鍵時刻。
學以致用當然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但「用」到何處才是關鍵。若台灣的高等教育培育的人才,只為滿足以先進國家為首的全球供應鏈之需求,難道不是有限資源的浪費?當我們認為培養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要務時,必須體認產業只是國家社會的一部分,談人才培養,不能只有產業角度,更必須思考國家、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