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榮專欄】沒有在地經濟何來幸福

分類
地方平台

國發會稱經濟緩步復甦,但支撐景氣動能的三大因素都是非我們能主動控制的外需。解決經濟問題,得重視工匠精神與在地經濟,才會有真正幸福有感的經濟成長。
邱俊榮

不久之前,主計總處再度發布了台灣的「幸福指數」,但亮麗的國際排名離人民真實感受太遠,恐怕只剩諷刺,因此不免又只是一日新聞。其實,「幸福」不假他求,端視我們願意用多少資源在自己身上而已。

日前國發會表示,近期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或景氣燈號等,皆顯示經濟緩步復甦。有三大因素支撐景氣動能:行動裝置新品上市,如iPhone手機持續拉貨;物聯網帶動商機,帶來半導體產業等出口擴張;第四季是歐美傳統旺季,出口動能可望支撐第四季表現。因此景氣燈號可一路亮綠燈(景氣穩定)到年底,第四季沒有悲觀的理由,仔細看看,這三大動能都是標準「外需」,且完全不是我們能主動控制的外需,值得開心嗎?經濟成長向來是歷任政府最重要的施政目標,卻過於重視數字結果。數字成長若能帶來幸福,倒也甚好。但台灣年年傾全國之力拚經濟,結果卻是對外的產業與出口競爭力少有提升,對內則是實質薪資倒退,人民生活無從改善,居無所、食不安、不敢老、不敢生竟成常態,難怪數字成長與幸福指數都令人無感。

台灣在曾經歷的窮苦年代中,儘管所得不高、物質不豐,但所謂傳統產業各有質精而美的產品、工藝純良的技師,富涵在地文化,不唯利潤是圖,充實了經濟生活的精神層面,服務的是在地人民。這些傳統產業卻終難敵追逐經濟成長與出口數字的巨流,逐漸衰微、散逸,也被標準化、規模化的量產模式取而代之。

能賺外國人的錢固無不好,卻也無可否認我們在傾全力將有限資源投注到出口生產時,其實正犧牲許多飽滿在地人民生活的內需傳統產業,終也只帶來無感的經濟成長。

台灣經濟面臨困境,原因不少:創新研發不足、產業轉型升級遲滯,因過於注重成本節省,缺乏過去傳產「十年磨一劍」的專注與志氣;過於重視出口以迎合外人的需求,忽視在地內需產業的發展;薪資過低,難以帶動內需產業發展,任由在地傳統產業凋零、在地經濟消沉。因此,儘管經濟仍年年成長,但經濟生活中原本有的多元化與在地元素正在消失。

解決經濟問題並不容易,但尋回傳統工匠精神,培養產業志氣絕對必要。缺乏工匠精神,產業轉型升級無由落實;忽視在地經濟,我們終將失去許多精神元素。能兼顧工匠精神與在地經濟,才能帶來真正幸福有感的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