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稷專欄】用參與式預算導正「前瞻」

分類
法政平台

以「參與式預算」的公民審議精神,開放民眾參與「前瞻基礎建設」的預算程序,監督預算執行成效,才是財政制度透明與效率提升關鍵。容納公民政策參與,才會有公共治理的政策創新。
「前瞻基礎建設」遭到各界嚴厲批評,各項目是否妥善?效益如何評估?分配過程是否透明?特別預算舉債排除公債法限制,財政上是否永續?在在都是爭議焦點。

立法院委員會聯席審查條例草案時,發生朝野衝突,議事人員混亂中宣讀條文宣布審查通過,最後又決定重新審查,爭議仍在。蔡英文總統則在執政黨會議中批評論述不足,要求行政部門讓社會大眾瞭解各項建設的未來願景。被批評後行政部門強化宣傳,但民眾是否有被說服?

持平而論,政府部門加速基礎建設推動,無非希望能創造就業,刺激景氣復甦,推升經濟動能。而綜觀計畫內容,其實也有優化生活環境、推動綠色運輸,並藉綠能科技帶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初衷。各界的批評透露出政策形成前,缺乏政策討論、溝通說明與公共審議的公民參與過程。特別是行政部門已有數次舉債擴大建設經驗,「前瞻基礎建設」倘若只是複製過去做法,不免被批評缺乏創新思維。

政策推出後,社會輿論紛至。諸如拚經濟思維是否與環境衝突?舉債是否違背財政永續?各計畫是否具有實益、確實有需求?乃至預算分配過程是否公平?引發許多討論。政策形成過程缺乏公民參與,自然引發諸多疑慮。政府除了擔負起主動說明、釐清疑慮的責任,也可以思索如何進一步讓公民意見由下而上進入政策,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以「開放政府」的政策思維,制度化地讓民眾參與公共政策,讓公民意見得以與政策產出的過程、結果揉合,在審議過程中展現直接民意的方式,彌補代議政治的不足。具體的做法,如「參與式預算」(Participatory Budgeting)的概念,讓社會大眾藉由審議操作,從最開始的願景發想,乃至預算編列過程與執行方式,都能夠表示個人意見,且凝聚社群共識,共同審視與規畫公共預算。

二○一五年各直轄市開始積極推動「參與式預算」,不論是「芝加哥模式」以縣市議員工程建議款開放給居民提案參與,或者由行政部門提供經費直接推動參與式預算,都已經累積相當經驗,並持續在全國各地開展中。公民意識與公民參與的呼聲,已經是我國民主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趨勢。其實前瞻核定計畫中「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健康站及住居友善空間整建」,也提到要「藉由參與式機制,由下而上之社區總體營造精神,凝聚部落共識與力量,營造兼具文化與美觀之住居環境。」

唯有藉由公民參與的民主程序,全民參與的開放政府機制,才能為公共治理帶來創新,引導公共建設有效率投資,矯正長期以來政府預算編列的慣性,也才能導正制度僵化與預算分配的不透明,讓財政資源分配更公平,進而提升財政資源的效率。

照片來源:Brady H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