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榮專欄】如何打造為年輕人著想的國家

分類
人權平台

青年政策是社會包容與理解的長遠溝通過程。歐盟提出《青年白皮書》、《歐洲青少年協定》及「2010~2018歐盟青年合作架構」,藉積極公民參與讓青年進入決策過程,值得台灣借鏡。
一年前,蔡總統宣誓要「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但最新多項民調結果顯示,當初熱情支持新政府的二十~二十九歲青年族群對政府的施政不滿意度最高,信賴度也大幅下降。因此,如何重拾青年的支持,應是政府不可輕忽的課題。

面對多元選擇、變化快速的社會流動,年輕人對於未來的不安感日益加重。僵固的政府、企業與組織制度,實質限縮了年輕人尋求出口的管道,從追求可期待的「小確幸」,逐漸到出現「負能量」、「厭世」、「靠北」、「魯蛇」等自虐語言,都顯示了年輕人對生活與社會累積的無力感與不滿。

面對這股青年族群源於負面情緒所積累的能量,若政府無法有效回應或提出解決之道,並打造出讓青年朋友滿心熱血想要「改變台灣的力量」的施力點,則將促使這股力量轉向社會運動、街頭抗爭。當衝突、對立頻度與程度提高,將使台灣社會想要藉由和平理性討論來建立共識變得更加困難,也會使得修復或重建社會關係與秩序所需付出的社會成本更高。

善用年輕人改革社會的能量,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嚴肅課題。歐盟國家對此早就形成共識,不但提出了《青年白皮書》、《歐洲青少年協定》,更在二○○九年就提出了「二○一○~二○一八歐盟青年合作架構」,將青年發展政策視為歐洲共同發展的重大議題。不僅在青年從學子走向社會人的過程中,從就職、教育訓練、家庭構築、住宅環境、社會保障、政治參與等各層面提供全面向的支援,更以「積極公民參與」做為手段,讓青年能夠進入政治與社會政策的決策過程。

或許首年的執政在預算早被框限的掣肘下,使得青年政策的執行與落實讓青年無感,但從文化部即將舉辦的全國文化會議「青年論壇」、教育部青發署預計在全台舉辦多場的「青年好政論壇」青年政策審議活動,顯示新政府已開始建構傾聽專屬於青年草根意見的管道。這雖令人鼓舞,但從歐盟經驗可知,青年政策是一個社會包容與理解的長遠溝通過程,更需要青年公民親身投入關於自己生活的政治決策。

未來政府政策推動必須注重不同世代的理解與對等對話,且應建立推動青年政策所需的穩定強大支援與執行體制,讓青年意見真能轉化成實際政策,並有機會親身投入。若青年會議、論壇還是只能做為點綴政策的亮點活動,則台灣還是可能會離「為年輕人著想的國家」更遠。

照片來源:Eric Gravenga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