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作為選擇的基礎——不了解中國,不符合台灣人利益
常言「知己彼,百戰勝」,透露的是敵我關係。我們或許可以說,兩岸自今仍處敵對,惟程度之差別。只是,對於這個鄰近的「想像的敵人」,我們認識到了什麼?又出現了什麼轉變?是否與實際存在落差?這個巨大的「中國因素」究竟生做啥款?文:李承哲
在《上訪》紀錄片沉重的映後座談氛圍中,寇延丁說「不了解中國,不符合台灣人利益」。思索至今。
參與「認識中國,青年思索台灣」計畫之前,儘管意識到「李明哲事件」非同小可,仍選擇幾近「忽視」的態度,顯示台灣人對中國問題的不了解。觀察臉書的好友動態,即便是議題同溫層,不免一片寂靜。為什麼?以下整理日前蒐集到青年的可能意見:
台灣的社會議題已經夠複雜、夠多了,哪有心力再關心中國議題?
中國問題太大、太複雜,即便想關心,也無從關注起。
中國阿!不就是又大又壞嗎?李明哲跑到人家地盤上撒野,不過自不量力!
從以上來看,顯見台灣青年對中國的印象仍停留在兩大特色「大」和「壞」:「大」,其銳不可擋的經貿影響力;「壞」,廣大的中國同胞仍陷於共產魔爪難以掙脫貧籠,兩岸人民的政治意識仍處敵對。談及兩岸,多數人直接的反應只有「統獨問題」。
面對此一敏感議題:台青們部分選擇以調侃的語氣應對,笑談「兩岸一家親」,好似一個時尚潮流;有的避而不談統或獨,維持一貫「擱置爭議,維持現狀」的保守態度。然而,換個角度思考,「擱置爭議」雖勉強為一種選擇,但即便如何切換模式,「爭議」猶在,一日未解。
我認為,「延緩策略」是政治手段,為顧及選票利益,避免挑起兩岸敏感神經,端出的一盤華而不實的解膩小菜,不痛不癢。實際上,兩岸議題不只是政治問題,與民生日常相關切身相關的,包含「敏感的經濟依賴體質」、「大中華文化圈」,與「擺在地圖上顯而易見的地緣關係」。即便不談政治,兩岸人民的互動不僅是一個上升的趨勢,更蔚為風潮。
身為一介平凡的大學生,沒能有親自到訪中國的機會,僅能從短暫的一學年擔任系會長,與幾位中國交換生交流的經驗中,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這一代的中國青年並不如想像的保守與敵對,相反的,從他們的言談中發現許多與我相仿的「有機」元素。所謂有機,指的是身為一個能獨立思考的人,在觀察、比較不同處境之後,能分辨出何為一個自由之身應受到的待遇。
意即,即便無力改變違反合理的現狀,也能意識到那些存在,並進一步思考,身而為人,什麼樣的體制是理想中的樣貌?幾位中國青年表示,中國共產黨的腐敗他們不僅知道,也唾棄,雖言論查禁的嚴,反倒激發他們無限的想像力,用以在躲避之餘,還能抒發不滿之情。相對的,他們相當羨慕台灣人呼吸的民主自由空氣,可以大膽地表達不滿,並且擁有改變的可能。
每當小心翼翼地談及統獨問題,他們說,當然還是有一定比例的人堅持「中國一家」,但他們多半不清楚兩岸狀態,及台灣社會的真實樣貌,反而自小受到教科書的洗腦教育,只能做出僵化的選擇。相反而言,愈來愈多摸清楚兩岸狀況的人,已轉向開放立場,認為台灣獨立亦無不可。「認識作為選擇的基礎」,於此自明!
中國青年如此看待鄰近的台灣,我們又怎麼看待中國?
中華民國歷經威權時代,其遺毒在現今號稱民主的台灣社會仍可見一班。即便年輕一代已跳脫噤聲的年代,仍不免受其影響——談及中國,反射式想到兩岸政權勢不兩立的潛在關係。接著,內心彷彿存在一股驅力,迫使我們選擇極端的立場:究竟是為了鞏固政權的正當合法,走向台獨,雙方硬碰硬?或者擱置敏感議題,提倡兩岸經濟共同體,為了現實利益,連國族都能割捨?又或者,為了避免意識形態之爭,溫和地避談政治,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專注於短暫生命中的小確幸。
曾幾何時,我們對中國的反應,只剩統獨,沒有其他?
在提倡「轉型正義」的全球趨勢之中,台灣也努力的檢討政治的錯誤、歷史的不義。我們或多或少都知道轉型正義的真諦,不啻於追究責任這般簡單,因為錯誤造成,已難彌補;重要的是,正視劃開傷口的那把刃,思考當初行兇的動機,才能有效地防範未來任何再度被傷害的可能。
台灣所欲轉型的「不正義」,源自威權體制時期,國民黨對自由民主的踏踐。而什麼樣的時代與處境,造就了台灣的「二二八」、「白色恐怖」,以及這些大事件下無數可嘆的生命故事?「中國因素」,永遠是這方面的優等生。
從歷史軸線來看,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未曾消失,距離我們猶近的戒嚴,儼然就是受中國因素脅迫的具象化,深刻的綑綁著台灣這片土地上的許多人。
常言「知己彼,百戰勝」,透露的是敵我關係。我們或許可以說,兩岸自今仍處敵對,惟程度之差別。只是,對於這個鄰近的「想像的敵人」,我們認識到了什麼?又出現了什麼轉變?是否與實際存在落差?這個巨大的「中國因素」究竟生做啥款?
若無正確的認識,不僅談不上勝敗,我們甚至無從發覺自身的優勢以做出比較,又如何有能力替自己的未來決定下一步?於是我終於了解寇延丁女士語重心長的那句——「不了解中國,不符合台灣人的利益!」
台灣這一代的青年,沒有經歷過苦難,或許仍在安樂窩之中,想像著美好未來。有的人說,中國是塊大餅,我只是去賺他們的錢,不碰政治就不會有事;有人說,我此生與中國無緣,毋庸煩惱。只是,現實中許多案例正一再警告著:即便不碰政治,權利仍有被中國當局侵犯的可能。
中國人民為何上訪?這反映了內部社會什麼樣的風向?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的眼裡,依舊那樣的偉大神聖?有太多的為什麼能夠檢驗對於中國的認識,我們多麼的缺乏。中國很大,不在我能力所及,欲了解中國,我贊同寇延丁女士推薦的「一部紀錄片,兩本書」(詳見寇延丁專欄:我乾了,您隨意─見證真實的中國),並且強調,這只是個起點,好的起點。
希望你我都能開始認識它,因為「你我都可能是下一個李明哲」,絕不只是恫嚇。
照片來源:faungg's 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