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債時代-師公師父徒弟聯手開講
對於經濟成長數字的迷思,陳博志提醒,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空間大,因此經濟成長率自然高,像中國;但是經濟零成長的日本,雖然已經泡沫經濟二十年,生活水準依然很高。如果前方有人可以追趕,經濟成長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當前方沒有對手可以追趕時,因為不知道該超越什麼,進步反而不易,屆時的經濟成長也會趨緩。(照片中站立者為主講人: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
CP講座《大債時代》系列-師公、師父和徒弟聯手開講
文/何旻燁(青平台)
在慕哲咖啡館創造了高出席率的大債系列講座日前落幕,為了一饜無緣到場的人,以下是一些值得分享的片段,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向青平台索取錄音檔喔!
首先,這三場講座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三個主講人彼此有師生關係,第一場講座的主講人: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是第二場主講人: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的學生,而第三場講座主講人樊家忠,是龔明鑫的學生,他們仨可說是台大經濟系一脈相傳的師公、師父和徒弟。
三個人的講座內容都脫離不了對產業的看法,而龔明鑫認為,經濟成長主要是築基於創新能力。展望未來,美國仍然是最具創新能力的國家,而德國不但在舊的產品上保持領先,也能不斷推陳出新,產業實力令他國望塵莫及。
對於經濟成長數字的迷思,陳博志提醒,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空間大,因此經濟成長率自然高,像中國;但是經濟零成長的日本,雖然已經泡沫經濟二十年,生活水準依然很高。如果前方有人可以追趕,經濟成長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當前方沒有對手可以追趕時,因為不知道該超越什麼,進步反而不易,屆時的經濟成長也會趨緩。
而樊家忠則認為,台灣和韓國政府一樣笨,因為都花費了大筆預算在福利制度和健保支出,造成沈重的財政負擔。他更認為,財政是國安層級的事,而真正造成財政赤字的原因是人口老化。
CP講座《大債時代》系列
2/21(二)
金融海嘯與全球債務
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
2/28(二)
歐債危機對台灣經濟的衝擊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
3/6 (二)
生來負債
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樊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