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性侵案仍有很大黑數

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調查,這所南部特教學校二、三十年來都持續存在這種性侵情況,其中六到七成是男性侵男,包括學生對學生,老師對學生,其中某些被害人後來成為加害者,最近這兩年共發生128件,而這還只算聽障學生,不包括智障。

特教性侵案只揭露出冰山一角

「昨天早上…有一個男生的名字叫○○,…來2次來叫我上床要不要,我說不要,他被我做愛,別煩我…以前他說我別告訴我媽所以告訴老師,…>~~<\\\我很煩昨天晚上我睡不著,今天我希望要告訴老師。可以法律的話。」這是一所南部特教學校高中聽障女學生寫給老師的求救紙條,可惜的是,這名老師以為這只是學弟對學姐的性邀約而不予理會;而這樣的例子在這所學校裏並非個案,而是通則,校方常以這是雙方合意的行為來搪塞外界的質疑。

 

目前公佈數據不包括智障生

根據人本教育基金會的調查,這所南部特教學校二、三十年來都持續存在這種性侵情況,其中六到七成是男性侵男,包括學生對學生,老師對學生,其中某些被害人後來成為加害者,最近這兩年共發生128件,而這還只算聽障學生,不包括智障。

九月二十八日,青平台在勵馨基金會V-shop舉辦青平台講座:「南部特教性侵案的省思」,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和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都表示,他們因為這個案件都有創傷症候群,必須接受心理諮商,「因為知道了,就必須承擔」。

在這所學校,不論是臥室、校車上、樓梯間、只有簾子遮蔽的浴室,都可以看到有學生在性侵學生,但不論是校車駕駛、老師、校長,都當做沒看見、沒聽到、不曉得。有的老師甚至認為,這些孩子有特殊需要,只是外人不了解。校方對性侵案的態度是視而不見、隱匿不報,若有處置,也只是將學生退宿或轉學,而這對學生家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因為有些學生被退宿後,家長必須跨縣市送小孩上學,早上甚至四點多就要起床。

 

特教生常來自低收入高風險家庭

特教學校性侵案有其複雜性,除了表達溝通的問題之外,它還牽涉到社會福利,很多有身心障礙子女的家庭都是低收入戶,在跟學校的交涉過程中處於弱勢。此外,有的家長為了怕子女送到學校後被性侵,甚至先將女兒的子宮割除。

然而這些孩子真的不會表達嗎?即使用的不是精確的字眼,異樣不舒服的感覺不管是用畫的、比的、說的、寫的,仍然能讓人了解,只是你是否願意去理解。關於性侵害防治,他們都可以學、可以理解、可以預防,是我們的教育欠他。

在這些案例中,校方並不認為自己有過失,需要進行國賠,因為校方認為這是教師的個人行為,而有些老師對學生性侵後甚至還解聘不掉,學校的代理律師在協調會上還嗆說:「你們在意的是小孩,我們關心的是公務員。」

 

被性侵者仍遭受社會歧視

對於性侵案的被漠視,除了我們的文化對被性侵者有歧視,認為這是個人的事、被害人自己的問題之外,在特教學校中,這種想法更是深入人心。這些學生之間是一個類似幫派的文化,除了權力的位階外,還有性的位階,而性的位階和前者有關。

台灣是否有能力辦集中管理式的特殊教育學校?特教是否該回歸社區?是環境有障礙,不是這些有特殊障礙的小孩有障礙!都是我們該省思的。(講座紀錄)

— 與 chi zoe 、馮喬蘭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