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講座:《看的方法》系列-尋找攝影的第三隻眼

11

我相信,要拍出好照片,沒有捷徑可循,唯「用頭腦構圖、用眼睛感光、用手指按快門」,就是最好的方法。

你的眼球也淪陷了嗎?

文|攝影師謝三泰

「今天的照片,將成為明天的歷史!」這是我對攝影的期許,也是我與攝影愛好者共同分享與勉勵的一句話。

然而,大多數人對於攝影的認知,大概僅止於按快門的技能,常忽略用相機來寫故事的本能與技巧。因為,相機不只是個拍照的工具而已,更是一個參與歷史、體會歷史、記錄歷史的好媒材!

我相信,要拍出好照片,沒有捷徑可循,唯「用頭腦構圖、用眼睛感光、用手指按快門」,就是最好的方法。攝影除了可以記錄下周邊的人、事、時、地、物,也可以成為藝術創作的根源,更可以成為一張具有歷史價值的影像。「紀實攝影」課程的理念,即是將攝影落實於生活中,喜歡攝影,就讓攝影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也讓攝影來記錄我們的人生!

未來授課的目標與內容,希望能落實於著重以數位影像為主,文字為輔之攝影實作,並訓練攝影者掌握影像形成之要素,以及對照片篩選、圖片編輯、攝影作品發表之能力和增進攝影者對影像創作、分析與評比之能力,並於期間引導攝影愛好者以親身觀察、互動、信任下之攝影倫理,實踐在地對象之關照與專題拍攝。

 

CP 講座:《看的方法》系列-尋找攝影的第三隻眼

【時間】:3/12(二)19:30~21:00

【主講】:謝三泰|攝影師

【地點】:CAFE PHILO 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

【地址】: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

【主辦】:青平台

【詳洽】:(02)87724100

【報名】:http://registrano.com/events/a7d9a4

 

【延伸閱讀】:

三泰的相簿

台灣紀實攝影的現在與未來

 

【謝三泰】小檔案:

謝三泰生於澎湖馬公,曾任自立早報攝影組召集人、「新台灣周刊」攝影編輯顧問、台北市松山社區大學「紀實攝影」講師。曾獲「吳三連新聞攝影獎」新聞人物類首獎,「勞動尊顏」勞工肖像系列作品獲北美館典藏,並曾舉辦過「身展台」殘障藝人肖像攝影展及「點‧台灣」攝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