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能源治理
台灣能源98%仰賴進口。燃煤電廠造成空污和高排碳,斷層帶上的核電廠,帶來難以承受之高風險及無法處理的核廢料。這些能源問題,皆對環境、健康與安全,造成威脅。另外,面對碳排放問題,台灣也正快速面臨國際減碳目標、產業規範、極端氣候威脅等的多重挑戰。
我們認為,能源轉型及低碳社會,勢在必行。然這不應只是「發電型態」的替代,而是一種社會轉型。必須嘗試去建立綠色社會的共同願景,並據以建立能夠實踐願景的能源治理架構,包括能源組成結構、能源供需的管理模式及服務體系、產業結構轉型、綠色供應鏈,以及包含城市、交通、建築及消費等各面向生活方式的轉型,以促進結構性與系統性的轉型工程。
我們鼓勵社會各界與青年世代廣泛對話,共同參與制定,邁向未來綠色社會的路徑圖。共同探索和建構出一個多面向、跨界的支持體系。這個「支持體系」,應該具有包容、同理心、共享的「公正轉型」特質,為一多重和多層次的支持網絡和系統。透過一項又一項的動態生活政治行動,不斷討論、辯證和參與,各種草根、在地、區域、產業的社會創新與嘗試,最後共同指向典範轉移的出路和可行性,建構綠色城市與綠色社會。
同時,我們主張能源轉型與低碳轉型,更應成為台灣經濟與產業轉型的契機。事實上,能源與低碳轉型,直接涉及到電力事業與產業經濟。綠色能源將不僅打破過去電業壟斷的結構,也帶來整體電業系統的革新。新系統對於智慧電網、輸配電體系與能源管理,有強大的需求,將成為可廣泛參與的新興產業動能。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產業高度參與國際供應鏈,產業結構應該積極主動轉型為「綠色供應鏈」,以強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