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民主·世界台灣】系列論壇二:創新經濟與共好社會

【永續民主·世界台灣】系列論壇二:創新經濟與共好社會
2023-07-08 13:00   至   17: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2023-05-27 11:00   至   2023-06-30 12:00
100 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
面對時代變局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深度思辨對話,凝聚共同社會願景,建構具體政策路徑,才能確保台灣民主的永續發展。為此,青平台基金會將舉辦「永續民主.世界台灣」系列論壇,分別從「民主、安全與和平」、「創新經濟與共好社會」、「淨零轉型與數位轉型」三面向切入,希冀邀請各界和年輕人攜手思考台灣未來,一起前瞻台灣的下一步。

課程相關資訊

台灣民主化30多年來,已經成為亞洲最自由、民主、開放的國家。尤其近年來,台灣在後全球化時期的新冷戰地緣政治局勢下,無論是在全球科技供應鏈或民主價值同盟上皆扮演關鍵角色,獲得全球越來越大的關注,走向世界的道路也越來越寬廣。

回顧過去幾年,執政團隊帶領台灣,扭轉過去30年來因為全球化所帶來的產業外移及薪資停滯成長的困境,重新找回經濟成長動能,推動投資回流,並同時縮短工時、調升基本工資,促進薪資提升;推動長照2.0、社會住宅、提供租屋補貼、增設公共與準公共的幼托服務,讓個人及家庭受到更多的支持與照顧;積極回應數位轉型,因應氣候變遷,啟動2050淨零轉型。

不過,我們仍須面對全球化30多年所遺留的社會不均化的結構性問題,更要面對民主及極權陣營對抗下的全球政經秩序重組。在內外及新舊挑戰中,我們需要進一步前瞻台灣下一波的經濟成長動能,如何以創新驅動成長來帶動經濟升級轉型,為年輕人帶來多元發展機會,更有希望的未來。

民主的目的是為了每一個人能夠自由的發展,為了讓大家共享發展的福祉與機會,國家也應擴大社會投資,強化對於個人及家庭的公共支持體系,讓人人享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安心發展自己及下一代的才能,更能促進社會走向創新型社會,經濟走向創新經濟,讓台灣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角色。

此外,面對21世紀兩大轉型—淨零轉型與數位轉型所形成的國際新賽局,台灣也必須展現強烈決心,建構數位治理與淨零治理,並同時達成公正轉型,讓人人共享數位福祉與綠色生活。尤其,面對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武力威脅與銳實力滲透,我國的民主深化與民主防衛,守護台灣自由民主生活方式,仍是亟待努力的現在進行式。

面對時代變局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深度思辨對話,凝聚共同社會願景,建構具體政策路徑,才能確保台灣民主的永續發展。為此,青平台基金會將舉辦「永續民主.世界台灣」系列論壇,分別從「民主、安全與和平」、「創新經濟與共好社會」、「淨零轉型與數位轉型」三面向切入,希冀邀請各界和年輕人攜手思考台灣未來,一起前瞻台灣的下一步。

第二場論壇,我們將以「創新經濟與共好社會」為主軸,探討台灣經濟發展如何走向創新驅動,帶動產業升級轉型,以及多元發展;同時在教育、勞動、居住、托育等面向擴大社會投資,建立一定比例的公共支持體系,形成讓個人及家庭感受到溫暖的「暖實力」,支持個人更有餘裕發展「軟實力」,實踐自我,讓台灣社會往創新型社會與共好社會邁進。

青平台希冀透過三場系列論壇,邀請大家共同探問如何追求民主社會的永續發展,讓台灣成為更好的台灣,讓年輕人看見希望。當我們能夠建立新民主治理的「台灣模式」,台灣將有機會成為亞洲民主治理的典範,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

 

人數上限

130人

講師簡介

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曾任文化部部長、立法委員、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青平台基金會執行長、財團法人台灣智庫執行長、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講師等。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曾任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研究員。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基隆市國土計畫審議委員
曾任文化部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委員、內政部住宅審議委員會會委員、桃園市住宅諮詢審議委員會委員、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臺北市公共住宅委員會委員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曾任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文化內容策進院副院長。
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兆豐金控獨立董事兼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台灣票券獨立董事、行政院國安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政務副主任委員。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地點

100 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